從萬華新項目,看煙臺經濟新趨向
瀏覽次數:
作者:企聯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5-02-25 08:56:07
萬華化學集團作為全省僅有的兩家企業代表之一,在全省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推進會上發言
2月24日上午,全省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推進會、2025年春季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行。推進會主會場設在濟南,煙臺市分會場設在海陽市萬華化學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現場。
會上,全省總投資10427億元的100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煙臺共有73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542.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50.1億元。其中,重大產業類項目55個,重大基礎設施類項目8個,重大民生保障類項目10個,數量、體量均居全省首位。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省僅有的兩家企業代表之一,萬華化學集團在推進會上發言,足見這一綠色低碳高質量項目對于煙臺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重大項目是帶動城市能級提升、彰顯要素集聚能力、塑強產業發展優勢的關鍵所在。無論是“新春第一會”上,還是在開年以來的數次調研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江成多次強調項目的重要性。
擔負起“走在前、挑大梁、作貢獻”的使命擔當,煙臺錨定項目,舍得投入、舍得時間,也必將全力以赴、久久為功。
(一)
昨天的推進會上,山東只有兩個企業代表發言,其中一個就是萬華化學集團。
萬華化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表示,萬華將電池材料作為再造一個新萬華的千億新業務進行精心培育,在海陽建設綠電產業園項目是培育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一步,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和產業經驗,打造成為行業內的標桿項目。
萬華化學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是山東省第一批源網荷儲試點項目、全省首個綠電產業園示范項目,也是萬華“實現二次創業、再造一個萬華”的戰略性項目。
產業園包含萬華新一代電池材料、集中式陸上風電、分散式風電、漁光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創新采用“新能源+產業”耦合模式,實現綠電就近消納,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電池材料產業集聚區。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正極、石墨負極等電池新材料,采用自主研發的新型鐵鋰燒結技術,可將輥道窯利用率提升60%以上,耗電量下降40%。
全省首個綠電產業園、“新能源+產業”耦合模式、新一代電池材料……從這幾個關鍵詞,可以窺知該項目的特性:綠色、低碳、高質量。
這對于正在加快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煙臺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時間回到2月5日,春節假期過后首個工作日,江成調研的第一站就是萬華化學集團。
他來到萬華全球研發中心,先后察看高性能聚合物實驗室、電池材料實驗室,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萬華化學集團工作情況匯報,強調要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奮力為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天的煙臺“新春第一會”上,廖增太作為唯一的企業家代表發言,他表示,今年,萬華將向世界500強發起沖刺,并在五年內躋身全球化工3強。
隨著新項目的開工,萬華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二)
推進會上,除萬華化學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外,煙臺還有7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542.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50.1億元。
其中,重大產業類項目55個,總投資742.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6.3億元;重大基礎設施類項目8個,總投資33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7億元;重大民生保障類項目10個,總投資46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6.8億元。
重點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載體。今年,煙臺成功入選省級重點項目151個、數量全省第一,其中省重大項目44個、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937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08.6億元,均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
回望煙臺這幾年的發展,無論是成功躋身萬億城市行列,還是實現萬億級大體量高基數下的持續穩定增長,項目都是強支撐。
這兩年,煙臺堅定不移抓項目,實現了從大規模投入到批量化投產的重要跨越。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期、濰柴—比亞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萬華乙烯二期實現中交等等,隨著新項目不斷涌入、好項目加速集聚、大項目建成投產,煙臺實體經濟的根基愈加穩固,發展勁頭更加強勁。
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從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加快構建濟青煙“三核引領”的發展格局,提升三個萬億級城市能級,持續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競爭力,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煙臺怎樣才能發揮好“三核引領”作用?關鍵在項目、核心是項目,根本也在項目。
只有實實在在地抓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才能集聚發展動能,形成拉動增長的“乘數效應”,推動煙臺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三)
煙臺對項目的重視,從開年的關鍵時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江成的行程中可管窺一二。
節后上班第一天,在調研萬華化學集團時,他表示,要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緊跟綠色低碳發展趨勢,做大做強電池材料等業務,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
在第二天的“新春第一會”上,江成明確提出,要牢牢抓住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把投資拉動轉化為發展支撐。
隨后,江成又出席山東省港口集團2025年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煙臺)建成項目投產暨新項目開工儀式,到黃渤海新區的上汽通用東岳基地、富士康(煙臺)科技工業園調研復工復產情況,走進龍口的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隆基集團有限公司和道恩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擴產項目調研復工復產情況。
在這幾次調研中,他多次強調,要抓項目擴投資,全力提速項目建設,開足馬力、倒排工期、壓茬推進,力爭早建成、早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在煙臺今年入列省級重點項目的151個項目中,新能源項目達22個、占比14.6%,總投資568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加2075.2億元、223.1億元。
從發展表征看,項目折射的是煙臺綠色低碳轉型的顯著成效和長遠布局,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構建。項目,重塑這座城市的地理格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牽引著區域活力,“厚實”城市奮進的底氣和信心。
從內在邏輯看,煙臺對項目的高度重視和強烈渴求,是其在山東“三核引領”發展格局下重新審視自身發展的實踐映照:要在發展模式、速度質量和城市能級上實現綜合引領,要在萬億之上繼續保持蓬勃的發展勢頭和旺盛的生命力,項目才是硬支撐、強引擎。在新一輪的城市產業重構風潮中,這座城市正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謀劃路徑,眺望未來,蓄勢待發。
開局起好步,才能為全年贏得主動。機遇在前,使命在肩,煙臺需以高質量項目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擔當,真抓實干、勇往直前,在山東乃至全國經濟版圖中刻錄下屬于自己的城市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