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37條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
瀏覽次數:
作者: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發布時間:2023-02-22 10:36:58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各項部署扎實落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上半年全面向上向好,2月4日,省政府以魯政發〔2023〕1號文件,印發了《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
2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四場,解讀《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舉措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
一、出臺背景
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政策集成供給,去年以來,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創新落實、頂格執行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政策,并結合山東實際,先后出臺四批“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涉及支持企業紓困解難、培育壯大有效需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284項政策,聚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各項政策扎實落地,有力應對了外部環境沖擊、“三重壓力”疊加、疫情散發多發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推動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2022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3.9%,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為穩住全國經濟大盤作出了重要貢獻。
供給需求協同互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5.1%、6.1%和13.8%,分別高于全國平均1.5個、1個和6.1個百分點。
質量效益加速提升,累計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2900億元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3%;“四新”經濟增加值增長10%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00余家、總量達到2.6萬家。
市場活力明顯增強,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404.5萬戶、增長5.8%,新增上市公司(含注冊)30家。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20.2萬人、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1.7%,處在溫和上漲區間。
為保持政策供給的連續性、穩定性,持續加大惠民利企支持力度,去年四季度,省委、省政府提早部署2023年政策清單研究謀劃工作,于2022年12月30日出臺第一批“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推動各項政策靠前發力。
一方面,按照能不退出盡量不退出的原則,分類梳理去年四批政策清單、284項政策落實情況,延續執行政策21
4項;
另一方面,著眼市場主體需求,從強化助企紓困、優供給擴需求、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創新要素支撐、保民生兜底線等5個方面,新制定推出27項針對性政策。這些政策共涉及省級及以上財政支出1242億元,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有力穩定了市場預期、提振了企業信心。與此同時,省委、省政府進一步突出重點、靶向施策,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積極搶抓春節假期促消費有利契機,在落實好第一批政策清單的基礎上,由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于1月19日出臺發布了支持商貿流通行業促進居民消費的10條政策措施、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的10條政策措施,推動市場消費加快復蘇回暖。
在繼續實施已出臺各項利好政策的基礎上,全面做好開年經濟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有關部門,結合當前全省經濟運行實際和市場主體需求,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反復溝通、科學論證,研究制定了《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并進行了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查,分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主要把握了三個方面原則:
一是堅持推動一季度“開門紅”、上半年全面向上向好與穩定全年經濟運行相結合。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開年經濟形勢對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至關重要。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主要是聚焦當前經濟運行精準施策,形成即期拉動效應,讓全省各級和廣大市場主體“動”起來,搶時間、趕進度,推動全年經濟強勢開局;同時,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延續到年底,確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各項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見效,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夯實支撐。
二是堅持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相結合。既緊扣提振消費、擴大投資、穩外貿外資等需求端發力,全力穩定經濟增長,以量的合理增長支撐質的有效提升;又著眼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供給端施策,加快促進高質量發展,以質的有效提升引領量的合理增長。
三是堅持創新工作舉措與強化政策供給相結合。這次研究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既有很多務實管用的工作舉措,鼓勵各級結合實際,以更大力度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也有很多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支持政策,靶向破解經濟運行、企業生產、項目建設中的矛盾困難和堵點卡點,與前期各項政策形成合力,為穩定經濟增長提供堅實保障。
二、主要內容
若干政策措施共包括六部分、37條。
其中,加大援企惠企力度,共8條。主要是全力服務保障企業復工達產,實施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政策,優化企業用工服務,降低物流運輸和企業辦電成本,加強重點擴產企業包靠服務等。
加快恢復和提振消費,共5條。主要是實施“山東消費提振年”行動,擴大文旅消費,實施電商“三個十”計劃,促進養老托育和住房消費等。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共10條。主要是加快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建設,優化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實施重大產業項目引領工程,開展技改提級行動,提速基礎設施“七網”、能源“九大工程”建設,強化用地保障,拓寬民間投資行業領域,實施項目投資正向激勵等。
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共4條。主要是組織企業“抱團出海”,加大境外展會支持力度,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更大力度招引外資等。
優化提升供給質量,共7條。主要是加力提速工業經濟,抓好企業梯次培育,強化數字賦能,優化企業創新生態,調整“兩高”行業項目管理,支持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加快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等。
有效釋放改革動力活力,共3條。主要是實施要素配置、營商環境、國企民企集成改革等。
若干政策措施37條中,有17項是提振經濟的工作性舉措,有20項是支持政策。20項政策中,有16項為新研究制定的政策,作為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有4項已納入前期政策清單,此次進一步優化實施。據測算,共新增減稅降費157.5億元,涉及省級及以上財政支出52.8億元。
三、組織實施
下一步,各級各部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圍繞政策落地實施,完善閉環落實機制,推動各項政策直通基層、直達企業。
一是強化宣傳解讀。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多管齊下”,廣泛開展宣傳解讀。各牽頭單位將同步落實配套措施,對16項新推出的政策,第一時間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操作流程、申請標準等,并向社會公開,便于市場主體申報享受。
二是強化精準服務。組織省“四進”152個工作組,開展“送政策上門”活動,下沉到企業一線精準服務,用好惠企政策信息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政策咨詢、互動對接,幫助企業更好了解政策、研究政策、用好政策,暢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是強化跟蹤落實。對照清單臺賬,適時開展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掌握并及時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問題,推廣推介政策落實中的典型做法,不斷放大政策集成效應。與此同時,將進一步強化政策儲備,密切跟蹤國家政策動向,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征詢基層、企業的意見建議,適時研究出臺新的政策措施,更大力度為各類市場主體賦能助力。